您好!欢迎光临共立消防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专注消防维保检测

打造消防服务行业卓越品牌

消防检测维保服务热线:

15322445327
当前位置: 主页 > 消防资讯 > 应急标准

GB/T 19531.4-2004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4部分:地下流体观测

  • 发表时间:2023-01-10
  • 来源:共立消防
  • 人气: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地震台站地下流体观测环境的技术指标、各类干扰源距观测井(泉)的最小距离及其相关的测试与计算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各类地震台站地下流体观测环境的评估、管理与保护及新建台站的选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5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50027-2001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CJJ 16-1988 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CJJ 17-200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地下流体 underground fluid,ground fluid

      充填于地面以下固体(格架)中可流动的水、气、油等呈液态、气态存在的介质的总称。

3.2

      地下流体动态 behavior of underground fluid

      地下流体物理特性和化学组分随时间的变化。包括:地下流体的年、月、日动态。

3.3

      地下流体观测 observation of underground fluid

      为了监测和研究与地壳活动有关联的地下流体动态而进行的观测。地下流体观测的主要测项是水位、水温、水(气)氢与水(气)汞。

3.4

      地下流体观测环境 observational environment of underground fluid

      保障地下流体台站得以正常发挥观测效能的周围各种因素的总体,其范围一般不超过观测井外围10km半径的地区。又称观测井区。

3.5

      地下流体动态干扰因素 interference factors of underground fluid behavior

      改变地下流体物理特性与化学组分正常变化规律的非地震因素。

3.6

      观测井(泉)observation well(spring)

      专门用于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的井(泉)。

3.7

      观测含水层 observation aquifer

      被观测井揭露并作为地下流体各测项动态观测对象的含水层。

3.8

      完整井 completely penetrating well

      钻穿整个含水层厚度并把其全部都作为井-含水层系统过水段面的观测井。

3.9

      稳定流抽水试验 steady-flow pumping test

      为求得井-含水层系统的水文地质参数而进行的,要求抽水井的出水量与水位同时在一定延续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抽水试验。

3.10

      允许干扰度 allowable interference degree

      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中,允许干扰引起的动态变化的相对幅度。

4 地下流体观测环境技术指标

4.1 地下流体主要测项的允许干扰度

4.1.1 水位观测的允许干扰度为10%。

4.1.2 水温观测的允许干扰度为50%。

4.1.3 水氡观测的允许干扰度为10%。

4.1.4 水汞观测的允许干扰度为50%。

4.2 地下流体主要测项干扰度的计算与限定环境干扰的技术要求

4.2.1 地下流体主要测项干扰度的计算,见附录A。

4.2.2 地下流体主要测项对环境干扰的限定要求是计算出的实际干扰度应小于允许干扰度。

5 各类干扰源与观测井的最小距离

5.1 确定各类干扰源与观测井间最小距离的水文地质学基础

5.1.1 观测井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见表1。

表1 观测井区水文地质条件分区

水文地质条件分区

简单地区

中等地区

复杂地区

地形地貌

平原、宽谷、丘陵

山间盆地

形态多样,类型难辨

含水层分布

层状、边界清楚

层状、块状、边界不很清楚

带状、错综复杂、边界很不清楚

含水层岩性

松散层为单一砂层;基岩

岩性单一

松散层有多种砂、砾石层;基岩岩性多样,不均一

松散层以砾石层为主;基岩岩性多变,很不均一

地质构造

单斜或平缓

一般褶皱与断裂发育

复杂褶皱与大型断层破碎带发育

岩 溶

只发育小溶隙

发育有小规模溶洞

发育有大型暗河、溶洞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清楚

不很清楚

很不清楚

水化学类型

单一

多样

复杂多样

注1:本表主要根据GB 50027-2001中表1.0.5《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分类》编制,同时还参考了CJJ 16-1988《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复杂程度分类》的附录二。

注2:表中的分区方案及其水文地质条件,与GB50027-2001表1.0.5的分类方案一致,但本表中把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细化并成条理。

5.1.2 观测含水层岩性的分类,见表2。

表2 观测含水层的岩性分类

大类

种类

基本特征

基岩类

一般基岩(岩浆岩、变质岩、砂岩等)

坚硬致密,裂隙发育时可成为含水层。

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

具有可溶性,溶隙、溶洞发育时可成为含水层。

松散砂土类

卵石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

砾石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

粗砂

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小于3%。

中砂

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含量大于50%,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小于3%。

细砂

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含量大于75%,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小于3%。

粉砂

粒径大于0.1mm的颗粒含量小于75%,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含量大于20%。

亚砂土

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为3%~10%,粒径为0.005mm~0.05mm的颗粒含量少于粒径大于0.05mm的颗粒含量。

亚粘土

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为10%~30%,粒径为0.005mm~0.05mm的颗粒含量少于粒径大于0.05mm的颗粒含量。

粘土

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大于30%,粒径为0.005mm~0.05mm的颗粒含量与粒径大于0.05mm的颗粒含量要少于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

5.1.3 观测含水层透水性的分级,见表3。

表3 观测含水层的透水性分级

透水性分级

极强透水

强透水

透水

弱透水

不透水

渗透系数K

m·d-1

≥100

100~10(含10)

10~1(含1)

1~0.001

(含0.001)

<0.001

松散层岩性的参考标志

卵石

砾石-中砂

细砂-粉砂

亚砂土-亚粘土

粘土

基岩岩体结构特征的参考标志

大型未胶结的断层破碎带,岩溶、暗河发育区。

岩体呈碎块状,裂隙组数4~5组,裂隙间10cm~50cm,裂隙开,纵横交错,相互完全连通。

岩体呈块裂状,裂隙组数3~4组,裂隙间距50cm~100cm,裂隙张开,纵横交错与连通。

岩体呈块状,裂隙组数2~3组,裂隙间距50cm~100cm,裂隙紧闭,彼此连通性差。

岩体呈完整状,裂隙组数1~2组,裂隙间距大于100cm,裂隙紧闭,彼此不连通。

注1:本表中的透水性分级及其相应的渗透系数值,是根据《水文地质手册》表8-1-11、表8-1-12与表8-1-13及《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入门》表3-4、表3-5、表4-10综合而成。

注2:由于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井区或观测含水层中均可得到确切的渗透系数值,为此本表中还提出在松散层区按岩性与基岩区按岩体结构特征判定含水层透水性分级的参考标志。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推荐产品
  •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采用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大气层中的氮气(N2)、氩气(Ar)和二氧化碳(CO2)三种气体分别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灭火剂
  •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瓶架、灭火剂瓶组、泄漏检测装置、容器阀、金属软管、单向阀(灭火剂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装置、选择阀、信号反馈装置、灭火剂输送管、喷嘴、驱动气体瓶组、电磁驱动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卤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