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共立消防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专注消防维保检测

打造消防服务行业卓越品牌

消防检测维保服务热线:

15322445327
当前位置: 主页 > 消防资讯 > 应急标准

GB/T 18208.3-2011 地震现场工作 第3部分:调查规范

  • 发表时间:2023-01-10
  • 来源:共立消防
  • 人气:

1 范围

      GB/T 18208的本部分规定了地震现场调查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地震现场调查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740-1999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T 17742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24335-2009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GB/T 24336-2009 生命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震烈度 seismic intensity

      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

3.2

      等震线 isoseismal contour

      不同地震烈度或地面震动强度的分界线。

3.3

      极震区 meizoseismal area

      一次地震破坏或影响最重的区域。

      [GB/T 18207.1-2008,定义3.8]

3.4

      烈度异常区 intensity anomaly area

      在同一烈度区内,烈度高于或低于本烈度区且有一定面积范围的局部区域。

3.5

      地震宏观异常 macroscopic pre-earthquake anomaly

      非仪器观测到的异常现象。

      [GB/T 18207.2-2005,定义4.6.7]

3.6

      地下流体异常 subsurface fluid anomaly

      钻孔、井、泉、油气井等中的地下流体(液体或气体)出现的各种物理、化学动态异常变化现象。

3.7

      动植物习性异常 animal and plant behavior anomaly

      动物一反常态的行为和植物反常的生态现象。

3.8

      气候异常 climatic anomaly

      人们直接观察或感受到的气候宏观异常现象。

3.9

      地象异常 natural phenomena anomaly

      人们观察到的声、光、电、气、火、磁等自然奇异现象。

3.10

      发震构造 seismogenic structure

      曾发生和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构造。

      [GB/T 18207.2-2005,定义3.3.3]

3.11

      地震地表破裂带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震源断层错动在地表产生的破裂和形变的总称,由地震断层、地震鼓包、地震裂缝、地震沟槽等组成。

      [GB/T 18207.2-2005,定义3.3.5]

3.12

      地震断层 earthquake fault

      震源错动在地表形成的断层。

      [GB/T 18207.2-2005]

3.13

      地震次生灾害 secondary disaster of earthquake

      地震造成工程结构、设施和自然环境破坏而引发的灾害。例如火灾、爆炸、瘟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以及水灾、泥石流和滑坡等对居民生产和生活区的破坏。

      [GB/T 18207.1-2008,定义5.3]

3.14

      地震地质灾害 earthquake induced geological disaster

      在地震作用下,地质体变形或破坏所引起的灾害。

      [GB/T 18207.2-2005,定义6.1.7]

4 人员伤亡调查

4.1 调查因地震造成房屋倒塌、设施破坏和地震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等各种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包括死亡原因、地点、时间、性别、年龄。注明统计截止日期。

4.2 统计不能准确确定是否已经因地震致死的失踪人员的数量。注明统计截止日期。

4.3 统计需住院治疗的重伤人数。注明统计截止日期。

4.4 统计无需住院治疗的轻伤人数。注明统计截止日期。

4.5 调查人员应与医疗、民政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沟通,认真核对数据。按附录A填写人员伤亡调查表,并按附录B填写人员伤亡调查汇总表。

5 现场地震及强震动观测

5.1 地震观测

5.1.1 在地震现场应布设测震网(点)和前兆流动观测网(点)。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a)测定余震分布范围、余震震源参数,编制相应的地震目录;

      b)观测震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地震序列的发展过程。

5.1.2 测震网(点)和前兆流动观测网(点)的数量、布设和仪器等技术要求见《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技术规程》(JSGC-01)和《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震级测定技术要求应符合GB 17740-1999的规定。

5.2 强震动观测

5.2.1 地震发生后,应汇总强震动固定观测台的记录,并根据需要补充布设流动观测台阵,获取强余震的地震动记录。

5.2.2 宜根据地震现场的场地情况和技术条件,布设场地影响观测台阵、建筑或桥梁等结构反应观测台阵。

5.2.3 根据强震动观测记录,宜绘制以地面运动加速度等为参数的等震线图。

5.2.4 应测定观测站(点)经度、纬度和高程。宜采用1:50000的地形图和GPS技术对经度、纬度和高程进行核定。

5.2.5 在台站强震动仪取得强震记录后,且强震记录加速度峰值大于或等于100cm/s2时,宜对强震动仪的仪器特性进行标定,并记录在案。

5.2.6 应观察、搜集、记录每个观测站(点)的地质、地貌资料,调查场地条件。必要时,可进行钻探测试。

6 地震烈度调查

6.1 应按照GB/T 17742的相关内容进行烈度调查。

6.2 在V度及V度以下地区,重点调查地面上以及底层房屋中人的感觉,并调查器物反应等其他相关现象;在VI度~X度区,重点调查房屋震害,并调查其他相关震害现象;在XI度和I度区,重点调查房屋震害和地表震害现象。

6.3 农村和城市应分别进行调查。农村宜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进行调查;城市宜以居民小区或若干街道围成的区域进行调查,调查面积宜为1km2左右。在震中区及地震烈度W度及W度以上地区,调查点的密度宜包括所有自然村和城镇小区;其余地区可采用抽样调查;人口稀少地区宜调查到所有居民点。

6.4 进入现场后应首先核定极震区,确定极震区的地震烈度。

6.5 进行人的感觉调查时,一个调查点(自然村或小区)被调查的人数不应少于5人,并按附录C填写调查表。

6.6 房屋震害调查,应按房屋结构类型,将房屋的破坏程度按GB/T 24335-2009划分的五个等级进行评定,统计各破坏等级的房屋数量和所占房屋总数的比例;一个抽样点中破坏与未发生破坏的房屋均应调查,并同时调查房屋的抗震设防水准。

6.7 在调查房屋破坏的同时,宜根据每栋房屋的破坏等级按GB/T 17742确定其相应的震害指数,并计算该调查点各种类型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和不同类型房屋的综合平均震害指数。

6.7.1 一个调查点内某一类房屋的平均震害指数d,可按式(1)计算:


以上为标准部分内容,如需看标准全文,请到相关授权网站购买标准正版。

推荐产品
  •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
    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IG-541灭火系统采用的IG-541混合气体灭火剂是由大气层中的氮气(N2)、氩气(Ar)和二氧化碳(CO2)三种气体分别以52%、40%、8%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灭火剂
  •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
    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瓶架、灭火剂瓶组、泄漏检测装置、容器阀、金属软管、单向阀(灭火剂管)、集流管、安全泄漏装置、选择阀、信号反馈装置、灭火剂输送管、喷嘴、驱动气体瓶组、电磁驱动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能的灭火设备,其灭火剂HFC—ea是一种无色、无味、低毒性、绝缘性好、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对大气臭氧层的耗损潜能值(ODP)为零,是卤代烷1211、130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适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外挂式储压式的,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
Baidu
map